485909_616364818390487_709862014_n  

 

 

上一篇文章我提到了「政府不該限制進出口、不該實施關稅與補貼、更不該干預匯率與利率」,但由於篇幅的關係未能更詳盡的解釋,所以現在我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闡述關稅的利弊,有人會說:「經濟是很錯綜複雜且詭譎多變,並不是你想像那樣單純」,沒錯,經濟學家就是喜歡將簡單的事複雜化,最好讓大家都聽不懂才能顯示出他的權威,所以一個經濟問題之下,十個經濟學家會討論出十一個答案,而我就是喜歡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其實經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行為,人們都有偏向付出最少勞力或代價以換取最多服務或財貨的天性,而經濟學就是在解釋這些行為,所以家庭主婦去菜市場買菜,通常會選擇價錢公道、品質良好的貨品就是一種經濟考量,而對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正確有利的經濟行為,擴大到社群或國家也會是正確有利的,所以很多國家經濟政策我們可以將它套用至個人,能方便我們檢視此政策是否為佳。

要討論「關稅」問題我想先說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三個小村落,甲村生產包子一顆賣10元,乙村也生產包子一顆賣15元,丙村則生產三明治一個10元,由於發展落後、交通不便所以三村莊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最近三個村落的村長合作開闢了相連道路,所以村莊與村莊之間開始了交易行為,例如甲村賣包子的商人將10元的包子運往乙村販售(此時我們都先不考慮交通運輸費),乙村民眾原本一天大約有30元花費能在乙村買到兩顆包子,現在改買甲村的10元包子變成能買三顆了,乙村的民眾都好開心,生活水準也提高了(花同樣的錢,卻多吃了一顆包子),但是乙村賣包子的商人卻悶了,自從通商之後,大家都不願意再繼續購買他們15元的包子了,乙村包子店都要倒閉了,所幸乙村其中一位包子商在家中找到一本食譜,他認為若照此食譜做三明治,可能有機會做出售價只需8元的三明治,而且獲利與丙村10元的三明治相同,他開心的向乙村其他包子商分享這個訊息,但其他的包子商卻認為:「現在改做三明治又不一定保證成功,我們該做的是去找村長理論」,一夥乙村包子商氣衝衝跑到村長家,你一言我一語「村長都是你開通道路,害我們沒生意」「包子賣不出去我們怎麼養家」「不快處理下屆村長不選你了」,村長迫於壓力只好宣佈「以後只要不是乙村生產的包子在乙村賣出都要收6元稅金」,這政策首先衝擊了甲村包子商,他們要從獲利當中拿出6元交給乙村,但甲村包子商也不是傻子,可不能做虧本生意阿,所以他們把6元稅金轉嫁到賣往乙村的包子售價上,現在銷往乙村的甲村包子一顆從原來的10元漲為16元,但這樣一來原本每天能買三顆甲村包子的乙村民眾現在兩顆都買不起了,只好退而去買兩顆乙村的包子,乙村民眾生活水準又下降了,但乙村包子商可開心了,失去的生意又回來了,乙村村長也開心了,因為下屆村長連任有望了。

一般人看事情都只看到了乙村包子商恢復了生意,卻忽略了乙村全體村民被迫購買比較貴的乙村包子,也忽略了原本乙村包子商有機會轉業去賣更有競爭力的三明治(產業轉型),有意願轉業的乙村包子商因為村長的政策,繼續留在本來該淘汰的產業,乙村整體產出無法進步,整體村民生活水準也因此下降,而且乙村對甲村實施關稅,甲村之後也可能會有報復性的經濟應對措施(例如對乙村賣去甲村的其他商品也課關稅)。

所以我們了解關稅之後,就很清楚的知道關稅究竟是保護了誰?圖利了誰?又傷害了誰?其實這些道理許多經濟相關書籍都有討論到,甚至200多年前有一位叫亞當斯密的英國人就提出了相關研討,但令人費解的是直至今日台灣法令還是有許多經濟限令(限制進出口、實施關稅與補貼、干預匯率與利率),所以難怪經濟永遠都搞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鉛筆社希特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