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613_594057930677369_1857973722_n  



其實在我的經濟字典中根本不存在「哄抬」這個概念,在政府無介入的自由市場運作之下,價格完全是由供需來決定。

有人說只要高於市場價格就算哄抬,我想反問他市場價格是由誰決定的呢?總統?經濟部?還是全民投票決定呢?
價格只是反映供需,只要沒有人拿槍逼著你買某樣東西(例如政府強迫我購買健康保險),在自願的情形下交易完成的價格就是市場價格,也就是一個公道價(如果覺得不公道你幹麻買?)。

一般人最大的錯誤認知就是以為高價格是由於商人「哄抬」,但其實價格上升很多時候是由於物資「短缺」,如果物資是充足的,首先任意提高價格的商人將會賣不出商品。

我可以理解許多人心中對「哄抬」的想法,但是任何一位生意人都會希望自己的商品能用最高價賣出,要如何認定怎樣才構成所謂的「哄抬」呢?只要我能找到賣更便宜的同樣商品,就能證明商家哄抬物價嗎?

其實民眾對「哄抬」的恐懼是來自無知與對「短缺」的恐懼,政府恰好利用這一點順理成章的介入了經濟。

我現在想說一個故事來說明「哄抬」價格其實是解決「短缺」的良方:
有一個小島發生了天災,島上有一百位居民,卻只剩下十個肉包,所以原來五元的肉包漲到了五十元,政府說這是惡性哄抬價格,所以立法規定肉包不能賣超過五元,很棒的政策,但是肉包依然還是只有十個,所以之後島民都餓死了。

我們來聽聽另一個版本:
有一個小島發生了天災,島上有一百位居民,卻只剩下十個肉包,所以原來五元的肉包漲到了五十元,政府這次決定不介入市場,一開始剩餘的十個肉包都被富裕的島民買走,其他島民依然餓肚子,但是島外的包子商一聽說小島上一顆包子能賣五十元,都紛紛趕著要將包子運送到島上謀取「暴利」,而正是商人自私自利的心態救了小島,由於大量的包子都送進了小島,原本五十元的包子現在只要花十元就能買到,雖然比原本的五元還貴,但至少沒有島民餓死。

--------------------------------------------------------------------------

當一個地區發生物資短缺時,高漲的價格會使需求下降、供給提高,進而使供需又再次平衡,自由市場就是這麼神奇,但當政府介入時必然會破壞供需的平衡造成更多的經濟問題。

相關延伸閱讀:請參照本人拙作《自由論》第五章 -《壟斷的元兇其實是政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鉛筆社希特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